发展全感官0-6岁|触感练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谢谢你又来看我盖楼了,这是发展全感官五楼中的第二楼-触觉
全感官的触感是什么?
学龄前的孩子无论用手写,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是用全身在运动,他们都是在利用自己的全感官,别看出生到现在才短短的几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依赖于积累的感官认知,例如知道水龙头红色那边的水是烫的而不去打开,球在斜坡上会滚走要赶快去追,听到门铃声就是有客人来等等,所有的行动都来自于感官系统的协调合作。触感的开发不但能保护自己,去辨别物体,还给我们了很多我们成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技能,例如:
*身体意识
*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视觉辨认
*语言输出
*学术学习
*情绪感知力和社交
也就是说学龄前期感官的输入(例如追视,追听,触感和运动等),才能释放这些学习的潜力。
幼儿是天生的右脑感官探索者,这是为什么所有的幼儿园都通过色彩,绘画,运动和触摸物体来让孩子去学习。当运用手,心,脑建立对一个物体的感觉认知以后,学习能力就会过渡到他们大脑的左侧,而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大人学习的方法,例如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阅读和写作等等。
为什么学龄前要做触感训练?
大家能不能回想起上学的时候,有些同学会被老师标签为“多动症”,他们不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不能专注,教室外面一点点的声音就会让他分心; 还有些同学写字永远都是歪歪斜斜,或者干脆就不喜欢写字。这些其实都是学龄前触觉感官发展缺失的表现,以致于他们学龄后不能很好得理解,拼写,阅读甚至完成数学问题。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说这些个例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为什么学龄前是发展全感官的黄金期,就好比是盖高楼, 地基(学龄前全感官发展)稳固了,才能开始建上层建筑(批判性思维,语言,言语社交和高等教育),如果地基不稳固就开始盖楼,本末倒置,那么盖出来的房子只会是空中楼阁。
以上面的几大技能为例子,让大家跟体会一下在幼儿园里触觉发展是怎么悄无声息培养着这些技能
*身体意识
这个简单来说就是知道自己身体的部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知道什么环境该干什么事儿,而不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局促而不能融入环境。这个在音乐课上,那首“头,肩膀,膝盖,脚趾..."(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 的这首歌就是巩固孩子的身体意识,在唱到什么部分的时候能够清晰的指出那个部位
哥倆人肉三明治
*运动协调
大运动-幼儿园里的户外运动时间,或者室内提操场的玩耍时间,在滑梯爬上爬下,荡秋千,攀吊架(monkey bar),幼儿都需要有意识得去协调自己的身体,在练习中自然而然触觉就形成了,知道脚要踩在更高的杠子上才能让身体更高,秋千降到最低的时候又会升高...等等
精细运动-宝宝从出生开始探索世界都需要用到手上的小肌肉群,从用整个手掌抓住玩具,到用两个手指捏紧一根线,这个逐步精细的过程都培养了手部的力量和眼手协调能力,为以后的握笔写字打下基础
*视觉辨认
视觉感官的发展我们在《发展全感官0-6岁|我们这么左视觉感官训练》里讲过,从新生儿凝视,扫视和追视到4-6岁的孩子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数学思维的启蒙,观察力,专注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举个跳泥坑的例子,下雨天哥哥看到了小水坑,于是就说要去跳,他知道水坑是湿漉漉,也是泥泞的,泥花四溅肯定很好玩,所以他要去玩。因为他有跳泥坑的经验,所以在看到小水坑的时候就联想到了泥坑
*语言输出
作触感游戏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语言发展,因为任何一个行为都会名称,有动作,身体部位,发生地点和行为,人物还有感觉,通过关键词让孩子对名词,动词,方位词,形容词,和情感标签更加深刻。下面的有些小月龄宝宝的小游戏中我会提到怎么做语言训练,大人说,孩子潜移默化的就将面前的这个物体和语言建立起联系
哥倆拴在一起当作是一把面条,准备扔到锅里煮一开
*学术学习
当运用手,心,脑建立对一个物体的感觉认知以后,学习能力就会过渡到金字塔的最顶端的学龄后的学习上,学习是需要双手操控的,例如做手工,做科学实验,使用乐器,打球,还有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握笔写字。当有了学龄前的这些触觉激发,有了环境的支持,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准备好了
*情绪感知力和社交
大家都记得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医生都会建议做skin to skin,父母和宝宝的肌肤接触,就是保证婴儿和照顾者有时常的肢体接触,从而奠定了亲密的亲子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感觉到被爱或者被照顾,就会更有安全感,也会去回馈这种爱;当我们认识了自己的情绪,内心深处就更会共情,这些都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学龄前怎么做触感训练?
说了这么多理论,还是要与实践结合,分享一下我们和哥倆玩的小游戏。前方预警,下面有好多脏玩现场,有洁癖妈妈有强迫症妈妈也请壮着胆子往下看吧,我在文末会提供几个之前写过的收纳链接,分享一下我是怎么让孩子在家里无压力进行脏玩游戏。
新生儿(出生到会翻身)
新生儿的发展顺序是眼睛,脖子,手臂。所以首先可以给他们一些刺激视觉的吊饰,请见我盖的一楼-视觉感官,随后到了两三个月就可以给他们一些触感的玩具了
这是婴儿蒙特梭利概念中的一个镜子理论,在宝宝醒着的时候让他平躺在一个镜子旁边,这样他视觉上不但有了更大的空间,还能去触摸镜子里的那个自己(他们应该不知道那是自己吧 :) )
当孩子的手开始无意识的抓握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一些发出声音的小玩具,例如木混子上拴一个铃铛,玩具越简单越好,材质很重要。当他们更熟练有意识抓握了,就变成一个因果关系的练习,我摇,所以响
口欲期给各种厨房用具啃去吧
还有这些好看的棉布拼接触感球,可用于手抓,悬在半空用脚来踢,在会爬以后大人也可以帮忙滚球孩子爬着去追,虽然是球状但是滚起来不会那么快,宝宝能追上了就增添了大大的成就感
6个月+(能辅助坐起来)
双指捡小颗粒
这幅图是弟弟6个月的时候在高椅上吃辅食,那时的他可以尝试一些小婴儿零食了,我就放了几个小颗粒零食在托盘上,只见他先用双手掌慢慢得尝试,一直契而不舍,每天的每天他都有一点点进步,当有一天他可以用食指和大拇指捡起来了,这就是手部运动开始精细化了
语言训练:“这是一个麦圈圈,圆圆的,放到嘴里就变软了”
彩色水珠
这些是泡发的小水珠,干的跟小米一样大,泡发了如上图。
语言训练:“这里有好多圆圆的小水珠,这是红色,这是黄色,这是绿色......用手指压一下袋子水珠就都挤到一起了
同一样的水珠,触摸可以等过了口欲期再来尝试,或者大人在旁边看着,避免孩子放到嘴里。
语言训练说:“这里有好多软软的小水珠,这是红色,这是黄色,这是绿色......我们用左手把它们装到杯子里,用右手拿着另外一个杯子,倒过来,倒过去“
这个倒的动作是一个锻炼眼手协调的精细运动,也是日常生活的实践。准备一把小扫把和畚箕,在倒的过程中如果倒出来能自己把洒出来的清理好,善后也是一种培养秩序的能力。
爬气泡垫/有材质路面
会爬行的宝宝最喜欢爬隧道了,上图是一个护栏凳横放之后的效果。可以在隧道的路面上铺垫不同的材质,例如包装的气泡垫,报纸,被子,甚至用枕头设置障碍物,会有爆炸声音的,响响的,软软的,凸出来的,通过这样的爬行路径就提供给孩子接触不同材质的机会。
如果能到户外就更好了,在草地上爬,石头路面上爬,摸一摸树干,闻一闻花的味道,孩子对大自然的认识就是这么润物细无声得积累起来的。
1-3岁(能独立行走)
气泡垫涂鸦
包裹的气泡垫可以当作画画的材料,让孩子在上面涂上颜料,反过来压在纸上,一个个小点点状的图案就呈现出来了
他们每次画画我都会放一个镜子在前面,镜子能给他们一个全新的空间,他们在画画的同时也同时关注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操控的,镜子里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提到和镜子有关的小游戏。
手指涂鸦
弟弟可喜欢这个了,一上来就一把颜料洒倒纸上,用手使劲把颜料挥洒开,用手指在纸上划出图形,不喜欢了再一把用颜色覆盖重新再画,他整个过程脸上都是一副邪恶的表情,终于能搞破坏了。有些孩子是不喜欢手指涂鸦的,可以先鼓励他们用手指在颜料上划开
食用级别的颜料:1杯面粉,1杯水,几滴食物染色剂,搅拌均匀,虽说食用级别当然能不吃还是别吃了!
脏玩不脏:1. 桌子垫纸板 2. 穿罩衫 3. 包裹纸盒剪开留下浅浅的底层,限制在盒子里局部涂鸦,下图的滚球涂鸦也在盒子里进行
质感触摸
各种脏玩项目在这儿都能对号入座,各种天然的材质(沙,米,豆,泥,石头,果实等等),孩子可以简单的去触摸这些材料,也可以加入各种玩具模型(小车,动物,小人等等)重组,埋起来,找出来,配合各种假装玩的情景和语言训练
踩豆子和米
南极小动物 (冰原小世界)
把动物放在装满水的容器里,冰冻一个晚上
水泡发珠子和浅海的鱼类 (海底世界)
豆子和各类小物件
麦片和各种承装工具,练习倒的动作
外面装的雪和小汽车
大自然给的树枝,石头,泥团,松果,树叶,羽毛和橡皮泥
动物小模型,Kapla积木和大自然给的材料 (丛林小世界)
脏玩不脏:有没有发现,我将所有的脏玩项目都约束在工作盘/容器里或者一个台面上,限制他们只在这个范围内玩,当然他们也会扔啊洒啊什么的,特别两人玩着玩着抢起来了,那就弄的一身一地。孩子们脏玩开心是最重要的,所以咱们就准备好手动吸尘器跟着屁股后面收拾吧,天气暖和了到户外玩就能省心些了
制作触感书
神秘的箱子/袋子
这是一个非常强化语言的游戏,纸箱掏两个洞,把他们熟悉的玩具放到箱子里,眼睛不能看喔,让他们把手从洞里面伸进去,“你能形容一下摸到的东西吗“,提供关键词例如物体的质感,温度,重量,形状......
词汇量有限的孩子也可以在猜之前给他看看这个玩具,然后通过触摸去配对。
如果2岁以下孩子不能遵守纸箱游戏规则,也可以改成如下的游戏,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在袋子里,摸到一个不拿出来,大人问问题,孩子回答yes or no
最后拿出来看看,噢,原来就是手表,猜对了!心满意足
放孩子熟悉的物件,这样不但能说出名称,他们也清楚物体大概的触感是怎样
蒙氏教具(沙纸数字)
这是哥哥2岁时就开始接触的蒙特梭利的数学教具,数字做成沙纸的质感让他们体会到4是怎么写的。说到蒙氏教具,在孩子们不能上蒙校的遗憾之余,我买了部分3-6岁数学和语言类的,不那么遵循正统教具使用的规矩,而是想让孩子们领会到原来学习数学和语言是可以这么真实和具体的
木棒盒子
这也是一个很好玩的数数游戏,每个板子上有一个数字和与数字对应数量的洞,当他把每个洞装满,一拔右边的手柄,所有的小木棒就会从下面掉下来,不但是一个数学的启蒙,也是因果关系的启蒙 - 我拔了,所以木棒掉下来了
橡皮泥
说到橡皮泥,要说一天一夜了,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单独分享一篇来讲。我和安吉拉一样都是自己做橡皮泥,一是颜色可以自己控制,二是食用级别适合口欲期的孩子玩耍,制作方法请见安吉拉的这篇文章。橡皮泥一般都放在我们的画画手工架子上,他们隔几天就会自己拿出来捏一捏,在捏的过程中我会留意他们是怎么玩的,背后有什么故事,记录下来,孩子创作的主动性都反映了他思考的主动性,虽然每个作品不是那么符合成人审美观念,但是我们在意的是背后可贵的故事。
1. 绘本延展橡皮泥
弟弟最喜欢的《棕熊棕熊,你看到了什么》这本书,正好手头有黑色和白色的橡皮泥,于是看看他想去怎么捏一只黑白的羊,如下图,就是这只有三只眼睛,一个方形鼻子,和黑白相间的一堆泥的羊,很不符合我们的审美,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弟弟说“这是我的想法”
每次捏橡皮泥时,我会提供给他们很多零碎部件,可以是小意粉,手工材料,机械材料,大自然材料等等,这些小物件提供给他们了无穷的创意可能性,也更加增进触觉的感官刺激,了解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实在好处多多,这里我就不啰嗦了,看图说话吧
上图的部件全部为黑白,配合绘本的主题。最后在每次捏完橡皮泥,我会引导他们再次输出,把自己捏出来的作品画出来,加深记忆
2. 橡皮泥和意粉
这次说要做一个吃的,插着蜡烛的两个蛋糕如下:
3-6岁(学龄前)
橡皮泥
过渡到了3-6岁,继续讲橡皮泥,大一点的孩子就更有思想也更有空间感了,例如哥哥喜欢的
1. 橡皮泥河流小世界
利用放学回家路上捡到的树枝,石头,和一些植物开发了一片湿地,配合各种河岸的动物
2. 橡皮泥太阳系
这是我跟他合作的太阳系的各大行星,看到那个地球了吗?哥哥很有讲究的,陆地是绿色的,海洋是蓝色的,北极南极是白色的
3.橡皮泥和零碎物件
哥哥用捡来的树枝做的一个小帐篷,你们发现了吧,镜子在做橡皮泥的时候又用到了。镜子能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维度,他们在捏橡皮泥的同时也会关注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操控的,镜子里的橡皮泥是怎么呈现出来的,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和孩子的话题
哥哥喜欢机械的零件,把爸爸一些不用的小机器都用螺丝刀解体了,想用小零碎物件做一个机器人,底座是用的是弟弟做羊剩下的黑色橡皮泥
作品完成再次输出,把他想象中的机器人再画到纸上
关于我家这么多的零碎物件怎么收纳,请见文章《手工必备材料和收纳方法|玩具散落一地大人都寸步难行吗?》
4. 橡皮泥STEM工程
看过我文章的你们就知道了,这个牙签桥梁是我和哥哥用橡皮泥连接起来的,桥梁稳不稳定就取决于橡皮泥是否大小相似了,对于4岁的孩子是一个很挑战的搭建工程游戏。具体的去看看这篇《STEM|用牙签就能让孩子当一回小小建筑师》
5. 橡皮泥字母和沙子写字母
在沙子和橡皮泥练习写字母是一个很经典的触感学习方法,这个游戏让孩子能够探索写字的不同方式,用触觉感官为握笔写字打下基础。
再来个大喘气,这么长的触觉感官文章就谈到这吧。长文章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系统的概念,并且找到陪玩的灵感,最重要是实践有理论的支持,理论有实践变成现实。我想让大家给个建议,喜欢这种长文还是短一点为好?
我还在盖楼,这是发展全感官五楼中的第二层楼,下面还会分享听,味,嗅的游戏,谢谢阅读!
晨宁
2018年1月
纽约长岛
点击阅读相关文章:
怎么布置和收纳画画手工物件让清洁最省力?《手工必备材料和收纳方法(上)》
怎么收纳孩子不感兴趣的玩具?《手工必备材料和收纳方法(中)》
0-6岁怎么发展视觉感官?《发展全感官0~6岁|我们这么做视觉感官训练》
1-3岁精细运动怎么做?-《自己做教具,让娃发展眼手协调和精细运动 (一)》
我家游戏区是什么样?《这不是蒙特梭利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安吉拉的小公寓怎么布置?《有囤积癖的妈妈还住着小公寓就彻底没救了吗?》
我家生活区是什么样?《我们的蒙特梭利的生活方式》
欢迎你
和你分享不儿戏的儿戏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儿戏国